武力/Leon WU
上海时代卡通研究院/院长
杭州萌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
#
武力和他打造的原创IP世界
第一次听到武力名字的时候,是源于超萌的美食IP元气食堂,从2018年12月在抖音推出元气食堂系列美食主题动画,两年多时间,40多个亿的播放量,1800万粉丝,西瓜视频里排第一,腾讯视频里排名也不错。
后来了解到,在元气食堂之外,武力和他的团队还开发了杭州文旅IP西子猫猫,中国旅行文化IP旅小熊等等,另外还是古龙武侠著作IP的独家运营。
访谈很长,摘选部分干货分享
1
IP是品牌其中的一个维度
IP的作用是什么?IP是品牌其中的一个维度,一个是玩法。
各种线上线下的创意玩法,是IP最大的一个优势,在设计上的表现和包装上的表现,IP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刚刚我们说品牌,按照中国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程度,未来品牌和ip是密不可分的,很多行业里,都会需要品牌IP化。例如,三只松鼠,它其实就是一个品牌,但他把IP的玩法和能量都用的很足,弄了三只小松鼠,客服也是三只小松鼠,然后讲故事。中国的品牌认知,大多还停留在品牌logo和标识认知这个层面,回到品牌IP化背后的能力问题,90后为主导的消费市场,品牌的ip化,是看你持续性,从简单的平面视觉,演变到系列文案到系列视觉,品牌的未来可以像电影一样的玩法去玩,这个可能对于品牌来讲,也是一种新的能力需求。
2
IP是一个生态链中很重要的一个串连
在我们做IP的过程中会发现,IP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只在IP圈,能体现的是票房,游戏的收入等等,日本是动漫大国,但实际上日本已经把IP的能量释放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日本的熊本熊,我们讲到文旅IP时必然绕不开,一个熊本熊1年70亿产值,而熊本熊IP,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还在成长,无形资产的成长可能比年营收成长还要高。
我们做西子猫猫三年的时间,整个IP赋能产生的效应已经很明显,原来西湖边的小店,一年是四十几万的营业额,我们加入了IP的元素和玩法,能做到200万,苏堤那边有个原来六七百万的一个店,用我们IP的方式包装,IP的产品系列,IP的推广玩法以后,现在能做到1千两三百万。IP是有自己的营收模式的,用财务的角度看,西子猫猫的营收可能就这么多,但实际上他为旁边做赋能做增长,IP是一个生态链很重要的一个串连。
3
用IP的方式激活传统
怎么打造IP,我觉得核心,产品端本身要有基础概念,核心优势,还要匹配的肯定是商业端和渠道端,在满足原有传统商业模式的基础前提下,IP拥有赋能的作用。
我们为什么先从杭州的城市IP或文旅IP下手,我们研究了很多城市,杭州,躺在那儿,就有那么多文化,你只要把它换个新鲜的方式讲出来就ok了,而旅游市场体量巨大的杭州还没有被IP化,我们不做西子猫猫,杭州这座城市的文化故事他也就还待在那儿,我们要做的只是用IP的方式把这些传统的东西激活,激活以后,那西子猫猫就承载了杭州的文化。
我们为什么做美食IP,一样的逻辑,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我做不做说不说,吃的文化,吃的这些东西他就待在那儿,而且这个消费频次和广度要比区域性的IP更大,他是依托于整个产业的文化的发展,我们自己开始做的时候就心里就很有底,只要你做得好,你不担心生命周期,不担心文化的内容挖掘枯竭,因为这些源源不断的都在那儿。
4
IP的生命周期
未来品牌的趋势,其中一个趋势就是品牌IP化。现在很多人很重视网红,这只是表达的目前阶段,网红不是不好,但是单看网红这件事儿,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作为企业的一个营销手段你可以利用他的效能,未来的趋势不会过多考虑人本身,而是品牌本身。
也不像你做一个动画IP,你火个五年肯定又有别的做得比你好,你就可能被淘汰了。也不像什么电影电视剧,你像前几年的什么十里桃花,琅琊榜火的不得了,现在没人提了。那些IP无法持续,他叠加的品牌效应,落不下去。拿城市IP举例,只要这座城市还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还在,这个场景在,打造的IP就一直是存在。
5
为什么大家喜欢做传统文化IP
大圣归来这部电影说当时是九个多亿,在中国原创动漫已经很不得了,它如果不是讲孙悟空的故事,换个人名,他只是讲了一个落寞英雄的故事;再说哪吒,还是那个故事情节,如果他不叫哪吒,那他们就没有这个票房了。
很多东西你完全不用做市场教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做中国文化,老祖宗五千年文化躺在那,你只要是能用新的方式创新的方式,好玩儿有意思的方式呈现出来就ok了。
你在它的共性的认知里面去挖一块儿,成本最低。
这个文化可能未必那么深,因为现在用户的接触点他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卖得最好的文化内容端,还是最表层的,认知里面最容易接受的,不要去过多教育消费者,一定要从消费者他自身的理解能力,在他当下的场景,时间的长度,认知维度里,用最少的一句话把这东西说清楚,这里边的点能够Get到。节省用户时间可能是首要的考虑,如果你不能节省别人的时间,你就把90%的用户都自动就给切断了。你就逼着人家,你要了解我这个那个,没可能。
6
IP应用的领域探讨
泡泡玛特,起初模式很简单,就是代理潮玩,他是从IP产业链的下端往上走,前边几年呢,在经营有很大的瓶颈,他的潮玩主要卖给年轻的男性,那时候潮玩圈子很小,体量放不大。直到他拿了香港设计师Molly的版权,并采用了盲盒的销售模式,他整个用户群体发生了大的调整和转型,更多上游的IP加入进来,现在大家都知道,泡泡玛特已经上市,投资加产业链整合。泡泡玛特做得有价值,但他仅代表了这个版块,休闲娱乐版块。
我们如何把文化的内容通过衣食住行表现出来?
还是回到熊本熊IP来讲,熊本县,他认为我的城市形象是最重要的,我只要把城市形象IP做好,我的城市形象就能够赋能到全部,我只要把它推出来以后,它会带动下面所有产业,于是他们就很聚焦。
我脑袋里边儿一直觉得国务院2014年提出一个政策是特别特别的正确的,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相融合。
前几天,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刚刚我们聊,浙江农业农产品如何IP化,从逻辑上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IP化一定是能给原来的业态赋能的,只是针对不同土特产,或者是针对不同的地域,要有什么样的玩法,什么样的逻辑和打法才能把它真正驱动起来。IP一定是能干很多事儿,但是IP干很多事儿的前提是,那个事情本身的条件是什么样,我们做西子猫猫是西湖边单店的模式切入,做美食IP是直接开始做短视频,讲故事,推广,粉丝,流量,先把这块做起来,其实一样的道理就是,每个行业或者是每个领域甚至说我们每一个乡村他的特点,应该是都会不太一样,它的玩法打法一定不完全一样,但他大的模式是一样的。
浙江在全国来看,农业农产品的优势已经在那,尤其浙江人会讲文化的东西,这些能力或基因要比全国大部分其他地方强。如何形成品牌联盟,将整个区域构成一个生态,构成一个城市品牌IP的玩法,在这个品牌联盟每个点上,都能用IP赋能的方式让大家能玩,能落地,能串联起来,能形成矩阵的品牌与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