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News Center

人物专访

俞莛薇
俞莛薇

俞莛薇,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璀璨之星文化集团总裁、楚航传媒董事长、快豹影业CEO、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首位校友导师。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新闻
观察丨以十九大报告定位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17-10-23 11:18:38   点击次数: 1182 次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3万多字的报告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在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专门提到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过去一段时间,有人谈起文化产业还有些“躲躲闪闪”,有人做起文化产业还有些“畏手畏脚”,徘徊、观望,甚至疑虑,那么这次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就为文化产业“开宗明义”、“正名定分”,破除了观念束缚和思想障碍,让文化产业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大发展,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迈进,不仅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自身,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良的精神文化产品,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且还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融入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对沿袭了30多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调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次报告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的转变,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符合中国生产力快速跃升的国情,符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世情。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


从政策层面看,“美好生活”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更大程度对应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上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应该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016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幸福产业”的概念,把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称为“五大幸福产业”。幸福产业的提法与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高度契合,未来应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


从市场层面看,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0万亿元,在十三五时期,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必然会催生更大的文化市场。按照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前十五年的图景中,“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图景也正是有利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既拉动消费增长,也促进消费升级。特别是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讲求“生活品质”、崇尚“生活美学”,提倡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高度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观,拒绝规模化的批量生产。伴随着高文化附加值产品的涌现,匠人精神、私人定制、情怀营销也跃然眼前----在满足人民对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文化产业必将有更大作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具体说来,根据十九大报告新精神,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新时代的文化产业提出以下新要求:

 一、文化产业要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把文化放到了兴国强国的高度,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按照十九大“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要求,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双效统一”,是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文化产业提供精神产品,应该有品质、有品位,应体现精神价值和“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习总书记强调,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十九大报告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这要求文化产业也要深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十九大报告提出具体路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产业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文化战线高举改革旗帜、聚焦“四梁八柱”、锐意攻坚克难,在巩固已往改革成果基础上,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取得一批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沿着十九大的精神,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三、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积极创新文化业态。

过去五年,文化产业主动对接“互联网+”战略,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也拓展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2016年“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达30.3%,高居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榜首。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使文化成为创新最活跃的领域,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新设企业71.87万户,同比增长21.3%;注册资本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0.4%,比全国新设企业注册资本44.6%的平均增速高出15.8个百分点。


未来,文化产业还要深入研究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优化供给结构,创新文化业态,提升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传播文化,才能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延伸阅读1:

通过清博指数(www.gsdata.cn)的词频统计工具(http://47.93.83.212/qb_nlp/)对十九大报告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分别得到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高频词结果。







延伸阅读2:

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受到广泛关注,引发强烈反响。


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


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报告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新成就,谋划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方位决定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报告提出,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14条坚持”构成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两者相互统一,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报告令人振奋地指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新变化

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报告特别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新的奋斗目标

从全面建成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的奋斗目标跨度“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


按照报告提法,“三个目标”分别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是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奋斗十五年来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标”,是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令人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更注重整体性、总布局,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已不简单满足于经济量化指标。


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党的建设新的总要求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着统领和决定性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翻阅报告,在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14条坚持”中,“一头一尾”的第一条和第十四条分别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报告最后部分又重点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等新措施已写入报告,勾画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举措

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报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上百条的新举措,对推动新发展、实现新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改善民生举措中增加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为幼儿提供保育和关爱,给身体残疾虚弱、低收入等群体给予扶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三农”工作……报告全方位、多层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必将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值得指出的,报告在未来前进道路上,强调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根据新时代要求又提出诸多新举措,确保了一张蓝图干到底。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关于协会协会动态协会会员行业动态政策法规文创产业园联系我们申请入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马塍路3号2楼204室  服务热线:0571-86912986   

Copyright © 2017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06166号-1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业务指导单位是浙江省委宣传部,登记管理机关是浙江省民政厅。目前,协会初始会员150余家,会员单位涵盖全省十一个地区,涉及创意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及互联网、创新技术、广告会展、投资管理、时尚设计、影视制作、音乐表演、建筑艺术、儿童教育、文艺演出、文化娱乐、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游戏动漫、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文化等二十多个行业。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