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电影项目到近年新兴的短视频,都在不断点燃资本的激情。资本不断向文化产业渗透,初步预测,IP改编及衍生、电影、二次元、网络游戏、网络影视剧及网综、网络直播、短视频、自媒体、知识付费、大数据、区块链、音乐等为文化产业未来的投融资热点,有着醒目的市场规模、较快的发展速度、心动的成长潜力、可观的投资前景。
IP作为具有强劲吸引力的风口,加快了文化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基于粉丝经济,依靠IP改编及衍生,网络文学、影视、动漫、游戏、视频、音频、演出、赛事等协同发展,构成泛娱乐生态,市场前景可观。
IP改编及衍生在文娱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将多项产业串联起来,将资源使用极大化,能够实现获利增值,促使众多企业分别以自身优势展开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布局。或投资、或成立事业部、或外延扩张业务、或进行IP一体化运营等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爱奇艺、优酷土豆、奥飞娱乐、畅游、熊猫等各种行业的公司,纷纷进驻IP市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含服务费),居于全球第二,对比2016年增长13.45%,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将有很大概率继续保持资本熙来攘往的局面。
电影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与渗透力,与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发展条件较为成熟。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向好,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新增银幕9597块,总量达到50776块,居于全球第一位;影院与银幕数量保持高位,增速也较为理想,并且不断向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延伸,观景结构不断优化。
二次元是新兴的产业,不断的从小众走向大众,风靡网络,其主流用户是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90及00后年轻一代,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动漫核心用户将超8000万,二次元人群将超过3亿,并且97%以上是90后和00后。
二次元产业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资本早已先行,进入的纵深不断加大,据张鹏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的《投资人最中意什么样的动漫项目?揭秘动漫投资逻辑》提到,早在2016年动漫二次元融资规模就同比增长了近70%,单笔项目的融资额正在不断扩大。资本市场非常好看二次元市场的未来。
借助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与红利,二次元不断尝试突破界限。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在资本的支持下,爆款频出,二次元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变现模式日渐成熟。未来,随着二次元核心用户的不断成长及消费能力的提升,二次元市场价值将不断释放。据《2016-2020年中国二次元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二次元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5年后将迎来10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迅速,也是资本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0%。在大量的资本进入后,网络游戏加速融合发展。很多游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充当融资体,同时作为投资体出现,呈现双向性。网络游戏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处于更加活跃的状态。
移动游戏与电子竞技在网络游戏中处于浪潮之巅。数据显示,2017年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达1161.2亿元,占比57.0%,市场份额继续提升。电子竞技市场销售收入730.5亿元,同比增长44.8%。在互联网向移动端发展的同时,借助技术进步与手机升级,游戏市场也逐步向移动端倾斜,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移动游戏将一直是网络游戏的最核心领域。电子竞技则将游戏与体育融合,形成娱乐竞技的形态,用户规模潜力巨大,变现方式多样,发展增速惊人。
互联网娱乐时代,网络大电影、网络剧、网络综艺渐成市场宠儿。整个市场发展火爆,现象级作品层出不穷,口碑飘红。
相比于传统市场,网生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准入门槛低、投资规模小、制作周期短、项目频率高、资金回笼快,在版权交易、制作、发行、推广、广告及周边都存在发展变现机会。近年来,大量创业团队、传统公司等入场,异常繁荣。
随着用户习惯的培养,作品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商业模式的日渐成熟,市场将继续爆发。在《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等政策的引导下,市场也将进一步规范,以健康持续的方式发展。据《2016年网生内容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网大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网剧市场规模将高达500亿元;网综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7亿元。预计最近几年,网络影视剧及网综市场投资将保持较为火热的状态。
网络直播市场虽然由狂热回归到了理性,仍不失为文娱热点。数据显示,2016年末,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约有200家;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3.43亿,占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5.6%;中国演出娱乐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联合中娱智库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表演(直播)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市场整体营收规模达到304.5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39%。
未来,相信在《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政策的指引下,直播市场将越发规范,预计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优质的企业将获得资本的更大青睐,同时会加速扩张,并购整合,强化自身的版图。行业发展、资本争夺将会迈入新的篇章。高盛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约987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短视频发展的如火如荼,市场蓬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占网民总数的75.2%,继续保持在网络娱乐类应用中的首位。短视频市场需求高,市场潜力引发创业者们跃跃欲试,资本的神经也被牵扯。早在2016年,腾讯就宣布抛出10亿元,出重拳扶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今日头条宣布出资10亿元,支持短视频内容创业者;一下科技也宣布投资10亿元,支持移动短视频创业者。
在多方的努力下,短视频市场不断完善。组织形式,已逐步由个体小团队向机构形式转移,如Papi酱设立PAPITUBE;内容分类,已由泛娱乐向垂直细分化转移,美食类、美妆类、汽车类、生活类等短视频平台不断涌现。
短视频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广告、订阅打赏、电商等变现方式的探索不断深入。艾瑞咨询曾分析,2017年短视频的市场规模达到57.3亿元,对比2016年同期增长183.9%,预计到了2020年将实现超过3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十余年来,自媒体行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初兴时有个人网站、博客,后来又有微博引领浪潮,微信掀起新的风潮,如今小到个人,大到公司、政府部门纷纷组建自媒体平台,自媒体已经形成了涉及图、文、视频、音频等诸多内容的巨大集合。
从当前形式看,自媒体市场表现出新的局面,资本掠夺进入下半场。自媒体提供的信息已经泛滥,内容的访问量将持续下降;优质内容仍属于稀缺资源,音频、直播等制作形式精良的内容更易吸引用户;新媒体的稀缺性已失,靠广告获取爆利的时代已渐远去,激烈竞争下,运营的价值更加显现,单人或单号作战的已越来越困难,矩阵化、机构化操作更易建立竞争优势;内容创作与流量平台协作加强;连接线下成为一种趋势;自媒体的监管力度加大,政策规范将会增多。
知识付费于2016年开始兴起,果壳、知乎、得到、喜马拉雅FM等迅速发展。作为互联网的新宠,借着版权保护不断改善、在线支付技术的升级、网络付费习惯的成长、居民对知识需求的日益强烈,知识付费的浪潮大有越演越烈之势。据《艾媒报告—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分析,内容付费用户规模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将达到1.88亿人,对比2016年增长102.2%;预计2018年将增长55.3%,达2.92亿人。
知识付费的商业价值逐渐显露,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曾将知识付费形容为内容付费大潮里很亮的明珠。知识付费的业务表现形式别具一格,可以是图文分享,可以是视频直播,可以是视频录播,可以是在线问答,可以是一对一直播,也可以是音频录播。知识付费的发展模式同样不拘一格,百家争鸣,在线教育类有网易云课程、沪江网等;专业领域网站类有36氪、雪球等;社交类有微博付费问答、微信付费阅读等;新兴知识付费类有在行、得到等。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兴起,大数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应用广泛,可以辅助政府部门进行决策,也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大数据同样可以应用到文化产业当中,重塑产业结构,改变发展与传播方式,影响消费者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娱乐休闲、鉴赏文化等的方式与渠道,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资源共享、信息决策、投融资服务等支持。
大数据发展利好,环境持续优化,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开始进入发展机遇期;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大数据首次进入了五年规划,作为“十四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十三五”规划,许多省市也随之开始发布大数据相关行动计划;2017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大数据进入爆发期,迎来良好新局面;2018年,政府报告中提出了“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大数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扬帆远航,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7年)》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大数据市场规模由84亿元增长到了168亿元,预计2017年到2020年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在2017年达到234亿元,到2020将到578亿元。
区块链市场持续升温,在尚不能产生实际价值之际,便已成为创业圈与投资圈最热的话题。腾讯马化腾曾表示,区块链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唯一性,如票据等问题,可以模拟现实中的唯一性,将解决传统出现两份或多份的问题。但对于ICO,马化腾表示,随便发币存在很多监管风险,做ICO数字货币是个危险的事情。
区块链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发行数字货币,另一方面也可以基于其点对点的传输、分布式数据存储、共享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将去中心的分布式数据技术应用到金融、供应链、文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区块链可以解决文化产业的版权确权问题,保持文化资产的极大流动性,引发文化产业变革。
创投的火热、资本的疯狂将加速区块链的发展。对于区块链市场的发展,天使投资人、有中国比特币首富之称的李笑来猜想:大量正规军入场,大多区块链创业团队竞争力削弱;名人站台、机构站台不再那么容易被轻信,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思考能力成长迅速;大量流量方入场,以普通人不知道不知觉的方法成功募资;少数专业机构将以格外凶悍的方式获得极大相对优势;项目方开始自开交易所,交易所的“去中心化”进一步成熟(人们口中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再一次被证明无意义);大量基金内部发币,很多新晋管理投资人为有限合伙投资人提供T+0的流动性;中国区的监管会进一步加强,监管难度也会进一步提高;澳门成为一个异军突起的区块链小中心等。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人均GDP逐年提升,音乐产业发展具备较优良的物质基础。加之政策扶持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音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发布的《2017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到了3253.22亿元,对比2015年同期增长7.79%。中国音乐产业结构与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市场需求与技术升级推动音乐产业链条不断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音乐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代。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7年中国音乐市场规模将达3509.90亿元,2018年将达3760.15亿元。
数字科技和信息科技等的升级,极大的推动互联网音乐发展,同时丰富了音乐产业业态。作位一种大众化的休闲娱乐方式,音乐消费需求稳定。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音乐消费主力,90后及95后音乐付费意识较强,付费点播音乐的习惯日趋成熟,中国版权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庞大的中国音乐市场将会进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视野。